神舟十四飞船成功发射,这可以说这是值得所有国人为之自豪的事情。这次执行航天任务的有三名航天员,包括陈冬、刘洋、蔡旭哲。在执行任务前,执行长陈冬接受采访,说“王亚平成为了摘星星的妈妈”,我说我可能要变成“要检查作业的爸爸”。
一提到检查孩子写作业,想必很多家长都有非常深的体会。难道我们的航天英雄也逃不过“检查”孩子作业的考验?且慢,这里的“作业”可不是普通的作业。是因为出发前,他的孩子们问他:可不可以带他们上太空?
对于孩子们的“童言童语”,陈冬同样用一种“童趣”又不失严谨的方式回答,
他说我们三名航天员都已经把票预订了,没有票了;
还巧妙的给他的孩子们布置了一项“作业”:
你们要上,要想一想为什么要上太空,上太空之后想干什么?
这是一个很有智慧的回答,它可能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好奇心的种子,伴随着他们长大,在孩子们自我寻找答案的过程中,生根发芽,开花结果!
回到神舟十三号发射前,当时的女航天员王亚平,和女儿达成了一个约定,她们互相给对方布置了任务:女儿要照顾好自己,照顾好姥姥姥爷,妈妈飞行回来的时候,就给她和她的同学,摘一颗星星。
后来,王亚平顺利迈出了中国女性,在舱外太空行走的第一步;成功完成航天任务,出舱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把“星星”交到了女儿的手上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这次载人飞船,除了要执行非常重要的任务,宇航员们还要抽出时间来,
延续神舟十三号首创的“天宫课堂”
,真正在中国空间站
展示“真实”的太空环境,
与地面的课堂实时交流,传播载人航天知识,激发孩子们的科学学习兴趣。
上面这张图是神舟十三号天宫课堂第二次“太空授课”,建议各位家长,
如果条件允许,在神舟十四号天宫课堂“直播”时带孩子们感受一下。
相信太空之花开出的不凡美丽,会比带孩子去一趟野生动物园、历史博物馆,更能震撼孩子们的心灵,让他们萌发探索精神。
其实,无论是天地互动的天空课堂,还是陈冬的“航天员把票都预定了”,还是王亚平“从太空给女儿摘回了一颗星星”,出发点都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。
要给孩子们独立思考的机会,没有机会就创造机会
在说这一点前,先给大家看两道选择题。测一测你是哪种父母?
第一个问题:如果孩子对一个问题非常感兴趣,想知道答案,但你不知道答案,此时你会怎么做?
A 我会假装告诉他我很忙,让他去问问别的家人B 先问孩子问题,尽可能多的“套出”孩子关于问题的更多想法C 跟孩子一起通过看书、搜索网络,找资料解决
第二个问题:如果你有机会可以包办孩子所有事,并且节省你的大量时间和精力,你会帮他做所有决定吗?
A 会B 不会
相信大家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,其实答案不言自明,如果我们代替孩子完成了所有事,那孩子就失去了思考和做决定的机会。他们将不会再有好奇心,也不会有解决问题的其他答案,失去想象力。
可是,想要家长不包办容易,想让家长完全不干涉很难。这里分享马上能做到的八字真言,希望能有帮助。
多听:多听孩子的发言,从他的发言中了解他的想法,可以偶尔提问,在他的发言中了解到更多想法,听多了就知道孩子真正在想什么。
多看:看孩子对一件事的参与程度,你便知道什么时候不应该打扰他,什么时候可以介入问问他是否需要帮助;
少说:这一点很容易理解,但却不容易做到,我们既要避免说教似的直接否定孩子关于某个想法不对;也不能直接告诉孩子所谓“正确答案”,这样都不利于孩子自己思考。
多问:我们还可以在跟孩子的沟通中,多向孩子问问题:“如果……还能怎么办呢”? 不管是陪孩子读绘本,讲故事还是玩游戏,我们只要刻意制造一些假设条件, 再问问孩子该怎么办, 你就能看到孩子也会开始尝试从不同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,也许将来他真的能够像科学家或者宇航员一样,能够更好地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。
2、让孩子多接触科普类内容,补充精神养料
网络上有很多优质的科普类账号、电视节目、纪录片,这些内容的制作者都是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,他们会持续输出很多优质内容,让孩子们充分补充精神上的养料,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寻梦。
可能这里很多家长会有些排斥,让现在的孩子接触网络,接触电子产品。不过如果以开放的心态来看,这是大势所趋,只是时间早晚问题。
很多家长像防贼一样防着孩子使用手机,就是怕他们玩电子游戏,接触不良的信息。反倒不如,让他们多接触能够真正引起兴趣,培养独立思考精神的优质内容,在这种优质内容的熏陶下,孩子们自然而然,更愿意去接触好的内容。
3、从书本中知识,在实践中验证对错
如果孩子想了解光,只带他看光的绘本、听光的故事、看光的纪录片还不够,还要亲自和他玩影子游戏,或者制作简易的皮影道具。
一般科学探索包括以下几个步骤:提出问题,做出假设,制定计划、实施计划、得出结论、表达与交流。提出问题,制定计划很重要,实施计划,得出结论,同样重要。
而这所有的一切,都来源于
”提出问题“时的好奇心。
这也是问什么文章开头,陈冬会对他的孩子们
问出“你们要上,要想一想为什么要上太空,上太空之后想干什么?”
这个“童言童语”的问题。
梦想可以成真,好奇心可以改变世界。我们作为家长,要相信这份力量,才会把未来真正交到孩子手上。
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删